风机盘管作为中央空调的“末梢血管”,其承压能力直接关系系统安全风机盘管。压力测试可以为建筑提前排除泄漏风险。
一、核心标准:1.5倍压力与2分钟稳压的由来
依据国标GB507382011风机盘管,风机盘管压力测试需满足两项硬性指标:
试验压力=系统设计工作压力×1.5倍(如常规冷水系统工作压力1.0MPa风机盘管,则试验压力需达1.5MPa);
稳压时间=2分钟,期间压力无下降、接口无渗漏方为合格风机盘管。
>为何是1.5倍?该系数源于工程安全边界设计:既需覆盖系统可能出现的1.3倍脉冲压力(水泵启停冲击),又需考虑材料疲劳阈值风机盘管。实测表明,当压力超过工作压力1.8倍时,部分铜管胀口可能失效,故1.5倍成为安全与风险的平衡点。
二、水压测试:七步标准化操作流程
步骤1:预处理与排气
关闭系统阀门,拆下风机盘管进/出水短接;开启放气阀,连接试压泵缓慢注水,待排气口持续出水后关闭阀门风机盘管。此步关键在排尽空气——残留气泡会导致压力读数失真。
步骤2:分级升压
先升至设计工作压力(如1.0MPa)风机盘管,暂停升压,检查盘管及焊缝是否渗漏;
确认无异常后,继续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值(1.5MPa)风机盘管。
步骤3:稳压与保压
关闭进水阀,开始2分钟稳压观察风机盘管。压力表精度需达1.5级,量程覆盖试验压力的1.5~2.5倍(如1.5MPa试验压力需选用0~3.75MPa量程表)。
步骤4:合格判定
同时满足:
压力表读数下降≤0.02MPa;
铜管焊缝、胀口无“冒汗”现象;
凝水盘无异常渗水风机盘管。
步骤5:泄压与复位
开启排水阀缓慢泄压(防止水锤冲击),拆试压泵,恢复管路连接风机盘管。对碳钢端盖涂刷防锈漆,避免拆卸处氧化。
三、气压测试:特殊场景的替代方案
当环境温度低于5℃(水结冰风险)或水质腐蚀性强时风机盘管,可采用气压测试,但需严格安全防护:
试验压力=设计压力×1.2倍(如1.0MPa系统升至1.2MPa);
操作方法:盘管浸没水箱风机盘管,充气后保压1分钟,观察水中气泡;
致命缺点:高压气体储存巨大能量,若盘管破裂可能引发爆炸碎片伤害,故非必要不推荐风机盘管。
表:水压测试与气压测试适用性对比
四、测试失败:三类泄漏点的精准定位
若压力持续下降风机盘管,需按优先级排查:
1.焊缝砂眼(占比60%)
多发生在铜管集管连接处,因焊接温度不足导致熔深不够风机盘管。修复需放水后补焊+二次试压。
2.胀口裂纹(占比30%)
铝翅片与铜管机械胀接时过紧引发风机盘管。轻微渗漏可尝试低温钎焊,严重时需更换盘管。
3.螺纹密封失效(占比10%)
接口密封带缠绕不足风机盘管。重新缠绕聚四氟乙烯生料带(不少于5圈)并扭矩扳手紧固。
>教训案例:某医院手术室风机盘管测试时压力从1.5MPa降至1.42MPa,未引起重视风机盘管。投运后三个月,隐蔽泄漏导致吊顶霉菌超标,被迫停诊改造——微小压降背后常隐藏重大隐患。
五、测试后管理:从压力保障到长效运行
通过测试仅是第一步风机盘管,运维期需建立三重防护:
水质控制:循环水硬度≤60mg/L风机盘管,pH值7.0~8.5,防止结垢削弱承压能力;
应力消除:进出水管必装不锈钢软接风机盘管,避免设备振动传递至盘管焊缝;
定期监测:每季度用红外热像仪扫描盘管表面,温差>2℃提示堵塞或泄漏风险风机盘管。
由此可以看出,风机盘管压力测试绝非简单的“试水验漏”,而是融合了流体力学、材料强度、密封工艺的系统性验证风机盘管。那2分钟1.5倍压力的坚守,实则是为建筑筑牢了十年无忧运行的根基。当越来越多的项目将压力曲线纳入BIM运维模型,这项看似传统的检测工艺,正悄然进化为中央空调系统的“数字免疫哨兵”——它不会说话,却用稳定的压力表指针,宣告着一栋建筑呼吸系统的健康承诺。